我在北京的生活 -7 - 北京
By Caitlin
at 2009-01-11T03:01
at 2009-01-11T03:01
Table of Contents
到北京一個月,對貧富差距很有感觸。我們住的地方是北京的高級住宅區,守衛對住戶非
常必恭必敬;如果穿的差了一點,就會被門口的管理員擋駕。這樣的環境,附近卻很多小
店,賣幾毛幾塊錢的一頓早餐;每天早上,老人們擺個凳子、搖著扇子在戶外乘涼。地鐵
門口有販賣報紙、飲料的流動小販,每天一早,就推著一輛組裝起來的車子,在各個出口
移動叫賣,一天不知道賺幾個錢。在長城,一個年輕人從身旁的冰櫃裡,拿出可樂賣給遊
客,我們好奇搭訕,他說他每天五點就得把裝滿飲料的冰櫃扛在兩肩,爬上長城來賣,晚
上再挑下去。我們單單背著一個背包,就爬的氣喘吁吁,他卻要扛著不知多重的冰櫃每天
來來回回。北京的社會,窮人必須仰賴著富人生活;雖說富人是由窮人支持起來的,窮人
和富人之間的差距,卻越來越遠了。
因為這種差距、也因為大多數的人都還是窮人,人被迫要用一切的手段、在最短的時間內
賺錢,這種迫切經過扭曲,就變成了我們看到的北京市:偷竊率極高、騙子一大堆,各種
手法層出不窮、商人胡亂抬價、黑心商品浮濫,進而又塑造出了首都市民不懂禮讓、不守
秩序的形象。這樣的北京,跟我當初在心目中刻劃的文化、古蹟之都,就像天與地的差距
。在酒吧街什剎海,黑心騙子花了半小時帶我們晃晃,就為了想把我們帶進他的黑店;而
經過的每一家酒吧都跑出幾個人、伸出幾隻手,想要硬拉我們進去,令人心煩。在頤和園
,我看到了建築工人用畫筆和顏料在斑駁的梁柱上重新漆上裝飾,而外國遊客的相機閃個
不停…這樣的行為讓我感到羞恥;這樣的心態,讓同樣身為華人的我感到慚愧。日常生活
中的北京,不如我想像中的北京,我必須跑開、逃進北京大學的學術氛圍,才能離開這一
切,然而真實的北京就在北大的校門外跟我招手;我待在這兒一天,就像身在一個漩渦一
般,更靠近中心一點。為了奧運,大陸政府開始了改革,他們下令把狗肉店搬離大街、移
進小巷;他們發下禮儀手冊,告訴市民上下公交車要排隊、要禮讓老弱,不能隨地亂丟垃
圾、隨地便溺。他們想要在幾年內做出成績,或許做得到,或許做不到,但即使雷厲風行
的貫徹,恐怕也只能做出個表面功夫。大陸急著想跟上世界的腳步,卻忘了他們80年代才
進行改革開放,至今不過二十餘年;經濟成長快速雖然有目共睹,人民的心態卻尚未改變
,想要急著在奧運做出成績,讓世人對中國改觀,是有些太趕了,而以往實事求是、穩定
漸進的策略突然被拋下,讓所有人都有些措手不及。
我寫這篇文章的時候,北京正在奧運期間。這幾年北京市容大舉翻新,奧運設備一項一項
的以驚人的速度完工、正式啟用,吸引了無數人潮,奧運可想而知的替中國帶來了知名度
和可觀的收入。然而我們卻看到,奧運開幕的煙火被踢爆造假、歌手唱歌造假、表演者身
分也造假,宏麗的建築之外,中國呈現給全世界的,是心態尚未成熟的一面。先前,中國
因為人權問題被轟得焦頭爛額,許多知名、受到邀請的名人拒絕出席奧運開幕式,也因為
聖火的傳遞問題,在各地掀起浪潮;德國媒體一致指出,中國尚未有足夠的本錢把自己推
向世界,讓中國承辦這次奧運是次錯誤。在大多數人都只關心奧運奪牌的時候,也有一些
人注意到,中國意圖藉由奧運把自己推上國際舞台,卻暴露了本身如此快速的經濟成長、
卻相對忽視了其他部分也要齊頭並進,所帶來深切的反面效應。
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發展快速,而一向為人詬病的言論自由,除了民間傳媒受到限制,個人
是具有相當發言權的,不像戒嚴時代的台灣,特務當家、白色恐怖盛行。然而,除了少數
大城市經濟繁榮,大部分的大陸都處於貧富極度不均的情況,以奧運來說,中國選擇在北
京重點發展、招來大量的外資建設,在北京蓋起了一棟棟宏麗的建築。外資進駐,使北京
的富人更富、窮人更窮,貧富差距擴大了,文化素質卻未相對應的提升。這樣下去,中國
將付出更大的代價,來解決經濟發展以後、面臨的許多更嚴重的問題。
(待續)
--
Tags:
北京
All Comments
By Ivy
at 2009-01-12T22:02
at 2009-01-12T22:02
Related Posts
我在北京的生活 -5
By Kristin
at 2009-01-10T16:39
at 2009-01-10T16:39
我在北京的生活 -4
By Tristan Cohan
at 2009-01-10T16:39
at 2009-01-10T16:39
我在北京的生活 -3
By Ophelia
at 2009-01-10T16:38
at 2009-01-10T16:38
我在北京的生活 -2
By Lily
at 2009-01-10T16:37
at 2009-01-10T16:37
我在北京的生活 -1
By Quanna
at 2009-01-10T16:35
at 2009-01-10T16:35